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
联邦文苑
    
返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浪子

发布时间:2021-01-13    浏览:1341

丽丝·门罗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与以往的诺贝尔奖得主不同,门罗的作品没有受到当时小说界盛行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更多的着笔于现实生活的细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而我所要向大家推荐的《逃离》正是其文风代表作品。整体而言,组成《逃离》全书的八个单元并不关联(除三联篇《机缘》《匆匆》《沉寂》外,独立成文),采用意识流的创作手法,讲述了一群女人的“逃离”经历。八个故事单元以一种近乎执拗的气质带给读者以一种朦胧而深刻透彻的概念统一。该作品曾因其分而不散,离而不乱的思想内核,于2009年荣获布克国际奖。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那么一瞬间,想要逃离,逃离一成不变的平淡,逃离辗转反复的生活,逃离心里不甘的束缚,逃离剪不断理还乱的过往。想要逃离的理由也有很多,用文中的一句话说“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

2013年,那一年高考结束后,我第一次离开白山,离开吉林,离开东北,孤身一人求学上海。我逃离家乡熟悉的街道,逃离父母熟悉的管束,逃离身边熟悉的人和物,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带着对未知的迷茫,带着对生活的不屑,我读着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听着周杰伦的《红尘客栈》,幻想自己是一名浪子,无畏无惧!

然而梦想总是美的,梦也总是会醒的,生活终归是现实而平凡的,一切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了物质基础便无异于空中楼阁。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告诉我们,空中楼阁是不存在的!

在现实抑郁的我,在那段时间唯一的寄托只有读书与写作,然后重新审视自己不顾一切的来到上海是不是真的只是一时冲动?一腔热血?一意孤行?人生中第一次因为想家而想家,也是第一次因为想家而不想家!

同年年末,瑞典文学院公布了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第一次拿到《逃离》的实体书是2014年2月3日,农历甲午年正月初四。书是一位女性好友送的,高考前我们曾约定“君归塞北,我往江南,闲缘莫续,不思不见”。

看到封面的两个字和那朵将离未离的蒲公英,内心便莫名的有一丝触动。

每个人,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就是走在逃离的旅途中,我们渴望幸福,渴望爱情,渴望机遇,渴望不凡,我们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注定需要舍弃一些东西。这些人生的阶段过去以后,我们总还是要回过头来问一问自己“如果重新选择,会不会后悔?”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许多年,我也去过了更多的地方,拥有了更多的冲动,拒绝了更多的诱惑,也越来越懂得《逃离》所蕴含的那贯穿八个故事的精神。逃离与否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冲动后的敢想,有了想法后的敢做,行动之后的敢当!

后来,我以离家出走的孩子为引写了《浪子》一文,在文中有一段话,我想送给大家:

“梦中父亲给自己讲了一个故事,浪子回头的故事,父亲说每一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浪子,都会向往纯粹的自由,但为了所谓的自由所要舍弃的那部分拥有,不是所有浪子都能狠得下心,所以,是浪子,一定会回头。”

“我们都源于平凡,所以会不甘平凡,却终于复归平凡。”通过《逃离》,愿所有的大家都能收获所求!


文:珠海公司 赵浩添